家乡的油糍香
家乡盛产水稻、胡萝卜。早在很久以前,淳朴的乡民们就地取材、别出心裁地制作出一道特色小食——“婆油齐”(客家方言“糍”发“齐”音,即炸油糍)。可是,它并不同于其他地方的“油糍”。
家乡的油糍制作独特,只需要粘米粉、胡萝卜丝、食用油和一套铜制的油糍模具。炸油糍的时候,先将圆形的油糍模具里面裹满一层粉浆,然后揉一团胡萝卜丝塞进去,紧接着倒满粉浆连同模具一起放入锅里油炸。待其成型以后,将扁圆的油糍从模具再倒进油锅炸至金黄即可食用。
炸油糍的模具十分讲究,那是技艺精湛的老铁匠用纯铜手工打制出来的。所以,算起来最值钱的就数这套铜制油糍模具了。用这种模具炸出来的油糍,那又香又脆的口感,吃起来简直就是欲罢不能。摊档边,摆着一盘刚出油锅的金黄金黄的油糍,随手拿只蘸一蘸大蒜汁水,“咔嚓”一咬,清香扑鼻、酥脆无比,瞬间胃口大开,大有不撑饱肚皮誓不休之爱。
一直以来,乡民们都是通过代代相传,将家乡油糍的制作方法流传下来。你可别小看一只只小巧而精致的炸油糍,它足以展现出淳朴乡民的聪明智慧与热爱生活的一种情调。
小时候,逢年过节人们就会炸油糍。每年农历十月十七,是家乡隆重的传统节日,历来都有演戏庆贺的习俗。乡人尽管年事已高,依然带着自己的油糍摊年年走戏棚。其孙女也挺懂事,跟着爷爷的摊档忙前忙后。晚上,广场中央的戏台上鼓乐喧天,广场的四周人潮涌动。就在某个角落,昏黄的油灯下,乡人爷孙俩守着一个油糍摊。孙女在热情地叫卖,乡人则佝偻着腰,坐在油锅前一丝不苟地炸油糍。油灯中跳动的火光,映红了他那满是褶皱的笑脸。循着久违的油糍香味,看戏的人们一拨拨走上前来品尝。炸油糍那沁人心脾的香味,在广场四周飘荡,经久不散,也飘进我们童年的记忆。
印象深刻的是,当时在汉语拼音课上,教师小潭在黑板上写下“p – i - pi”并要求孩子们拼读。孙梅同学很着急,只好低声请教同桌刘军。比孙梅小几岁的刘军显然调皮得多了,故意没有准确地读出来。可孙梅听后却立即地站起来大声地朗读道:“婆—油—齐”,瞬间引起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。此时的刘军却冲着孙梅做了一个鬼脸,还咂咂嘴、一付意犹未尽的样子。多年以后,我们回想起这些童年的趣事,依然忍俊不禁。“婆油齐”犹如一道美丽的彩虹,闪耀在童年纯净的天空。
我很喜欢炸油糍。每次回老家,会光顾乡人的油糍摊,乡人都侃侃而谈。这个勤劳朴实的汉子告诉我,如今夫妻两人分工合作,油糍摊档由妻子负责每天看管,他自己则负责种地,偶尔也到附近打打零工。尤为重要的是如今一家人的生活已经有了着落,自己再也不用东奔西跑了。交谈中,乡人满脸泛着红光,坚毅的眼神中透着一股乐观与自信。看着他对生活充满了憧憬,我不禁感慨起来,这可是家乡的油糍让他们重新找回往日的自信啊!
近年来,家乡正掀起了红色旅游小镇建设的热潮。每天,前来参观学习的游人络绎不绝。炸油糍,这道家乡特色美食不仅是乡民们的最爱,还受到众多游客青睐。
小镇上,无论是街道旁还是公路边,随处可见炸油糍的摊档。一只只刚出油锅的炸油糍,色泽金黄、香气四溢,恰到好处地犒劳着那些远道而来的饥肠辘辘的游客们。那些经营炸油糍的乡民们,已不仅仅是逢年过节走走戏棚而已。他们在市场上有固定的摊档,一年四季,风雨无阻地营业着。
我常常想,闲暇小憩,找三五知己,携一壶小酒,摆一盘炸油糍,畅谈人生、纵论世事,何尝不是平生一大快事呢!
来源:善美东岸,图文:钟文标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