闲说镜子
“镜者,鉴也。”在日常生活中,人们通过照镜子来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。镜子几乎家家都有且几乎人人每天都有照。不信,如果大家平时有留意,就会发现不少人,出门前或见客户,会照照镜子,尤其是女性朋友,从自己随身背包或化妆盒里掏出一片小镜,照一照,审视一番。
儿时,我母亲要我每天早上盥洗完后,照照镜子,看看头发是否凌乱,钮扣有没有对齐,红领巾佩戴得怎样……并且叮嘱衣服可以老旧但不能脏,人要有饱满精神才能出门。渐渐地,自己养成了勤照镜子,检视仪表的习惯。
本以为家庭才是对镜检视仪表的地方,后来,我到外地求学,主教楼的大厅两侧各立着一个约一人高,一米宽的大镜,只要人进入大厅定能被照见,让每位学生可以正衣冠。上课的人流在校园大大小小的道路上攒动着,人群聚了又散,两两三三。结伴而行的人群走进大楼,骑着单车的同学缓缓行止,移步而进,伴随着细细的笑语和颇有节奏的脚步声,仪容镜里闪过学生们朝气蓬勃的身影。至今,还记忆犹新。仪容镜,可以帮学生检查衣冠是否得体,还能帮他们发现每人颜值的差别,大家年少时多喜欢照镜子,如拍照一样,但大部分人长相一般。照照镜子,可以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:长得丑的更应该多读书,改变自己的容颜。很有意思!
曾有一次,仗着自己青春轻狂,几位同学豪饮狂欢至深夜,次日早晨,室外阳光明媚,匆匆忙忙赶赴教室上课,经主教楼大厅,看到转角仪容镜里的自己,糟糕透了。一幅疲态,真是难看极了。精神不饱满的自己仿佛就是一幅皮囊。自那以后,就规规矩矩过好学生时光,少做无益身心健康的事。
随着自己阅历和知识不断长进,知道不光学校、图书馆、政府机关有仪容镜,世界上还有超级豪华的镜厅,在法国的凡尔赛宫里面,又称镜廊,镜厅墙壁上镶有17面巨大的镜子,每面镜子由483块镜片组成,反射着金碧辉煌的穹顶壁画。镜子相对视野极好的17扇拱形落地大窗,透过窗户可以将凡尔赛宫后花园的美景尽收眼底。
镜子可照人照物,照镜子真的可以发现另一个真实的自己。你对它笑,它不会哭;你若横眉冷对,它绝不会还你一个笑脸。是高兴、忧郁还是胆怯、愤怒、沮丧,一照,便能看清自己。参加工作后,一遇心情低落时,独处一角,对镜一照,重拾勇气和信心,对镜自省,我们才不致于在灯红酒绿下失去自我;勇敢前行,我们才能踏平坎坷实现理想。往往,自己在人群会迷失自我,无法看清自己。
其实,而更多时候,我们并不愿意面对镜中的自己。或者说,不是那么愿意看到清晰、真实、未经修饰的自己。譬如一夜未眠,清晨你亲眼看到自己肩膀如何疲沓地塌下,面容如何一宿间失去血色,眼睛疲惫而没有生气。人到一定年龄,面庞挂上了几分沧桑,左右脸的肌肉松弛了,眼角多了几条平行线;由于地心引力作用,身体该凹的地方凸出来了,不该凹的部位凹进去,原本挺直的躯干也有弯曲了……受困于不完美的肉身,这时的照镜便是直面惨淡人生,我们宁愿掩面。
我们照镜子是为了检查仪表,没照不知哪里不干净,但镜子用久了会蒙尘,如眼镜一样。如今,镜子是玻璃制品,古人用的镜子是铜制品,时间一长会变模糊,因此,古人有磨镜的工艺。喜欢潮剧的朋友会熟悉一出叫《陈三五娘》的剧目,其中,有一个片断就是“陈三磨镜”,磨的就是铜镜,后人将这个典故来形容破镜重圆,有情人终成眷属。
生活中处处有镜子,我们平时对照德道美善的人,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,可以完善、修正自己。镜子的作用,古人早有认识,《亢仓子·训道篇》有云“君子检身,常若有过”,意思是君子要时时反省检视自己,就像自己常有过错一样。和大家熟悉的唐太宗名言“以铜为鉴,可以正衣冠,以人为鉴,可以知得失,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。”比喻魏征为镜子,有了这面镜子,唐太宗少走弯路、少出差错。不得不提的还有《红楼梦》中:道士给贾瑞的“风月宝鉴”的镜子,这个镜子并非一般镜子,而是一个“照妖镜”、“照魔镜”,专照“邪妄”。照妖镜的妖魔并非凤姐,而是一个肮脏的灵魂。贾府中底层人物如命如草芥的坠儿,忠厚善良、侠肝义胆的刘佬佬,也像一面照妖镜,将复杂的人情细理,演绎得纤毫毕现。贾府上层一干人的猪头狗脸,就被显微镜放大了一千倍。
生活中,我们还需望远镜看远,需显微镜看细,需放大镜看透,需太阳镜看淡,需哈哈镜笑看人生。但更重要的是,镜省吾身,让未来的人生路,天高地阔。
来源:善美东岸,文:马泽松,图:网络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