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2-12-20 19:05:41

汕尾古疍民的夏朝说闻

汕尾为百越文化之根本,为海上疍家的祖先之地。一万年以前,马来人抵达汕尾大地,这支晚期智人,属于南蒙古利亚人种,即马来人种。4000年前,在汕尾大地的马来人种有些部落陆续迁移于福建、香港、台湾、日本,流向台湾的马来人种,后来就是以渔猎为主、种植为辅的生番诸部族的祖先;流向日本的汕尾南蒙古利亚人(马来人种和南蒙古利亚人种结合的古汕尾人),就是倭国的先祖。《海丰县志·乾隆志·邑事》曰:禹命定方物,随扬州入贡,禹迹未经海丰大地,贡物为金三品。大禹导黑水(现海丰丽江之水)至于三危,入于南海,黑水,唐樊绰云:“丽水,古黑水也。”①


夏朝年间,夏革曾对商部落首领成汤讲述神奇秘闻,浩瀚的大海,茫茫无边,有五座仙山,一曰:“岱舆”;二曰:“员峤”;三曰:“方壶”;四曰:“瀛洲”;五曰:“蓬莱”。《禹贡》讲到扬州时(当时汕尾为扬州南境),提到“岛夷卉服”,东南方的海岛居住穿麻质衣服的“岛夷”人②,《山海经》曰:“蓬莱山在海中”。③那么,大禹时代至商汤时,汕尾大地包括东南沿海一带就有“夷人”或“南番”之称。史前时,台湾和大陆相连,那时台湾还不是孤岛,地理学家发现,台湾山脉与祖国大陆东部沿海山脉都呈现东北——西南走向,海峡两岸的海岸线均较平直、简单,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,因此台湾海峡只是一片浅海,最浅处80米(一说50米),假设海水降低100米,澎湖以北的台湾西部海岸就会和福建直接相连。马来人可沿东南海岸到达台湾这个“大陆岛”。可以说,夏朝至商朝时,古汕尾人被古中原人称谓为“南番夷人”,由于古中原人对大海的辽阔浩瀚产生了敬畏,故对“南番夷人”产生了神奇的想象,认为他们有仙圣之身,为仙圣之种。
畲族进入汕尾地域,从“犬封国”畲族祖先的传说开始,《山海经》曰:“犬封国曰犬戎国,状如犬。有一女子,方跪进柸食。有文马,缟身朱鬣,目若黄金,名曰吉量,乘之寿千岁。”④“犬封国”可能就是潮州凤凰山上的盘瓠国,“犬封国曰犬戎国”和“蓬莱山在海中”,《山海经》里都列为《海经第七经·海内北经》。
故,我认为,五座仙山中,蓬莱山一定和犬封国相隔不远。在国内,许多专家学者推论的“犬封国”,就是畲族先民的居住地,地点就在粤东潮州凤凰山地区。盘瓠受封之前是高辛帝的一条畜犬,与其说畜犬,不如把它还原为狗图腾部族的首领,高辛帝与黄帝部属在滨海夷番作战,从畜犬咬断番王头,得尚公主,受封潮州凤凰山的传说来看,畲族祖先盘瓠是三苗九黎中的一支,传说盘瓠三个儿子各奔前程:“大子坐轿去人家,二子摇船去下海,三子骑龙上青山。”二子摇船去下海就是祀龙犬的古疍部落,这一支族群下海为疍。这一支族群可能比公师隅越族后代,以及百越古疍民进入汕尾大地还要早。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,他们自称“山哈”,但史书没有记载这个名称。唐代,居住在福建、广东、江西三省交界地区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少数民族被泛称为“蛮”、“蛮僚”、“峒蛮”或“峒僚”等名称。南宋末年,史书上开始出现“畲民”和“拳民”的族称。“畲”(she),意为刀耕火种,解放后,改称为“畲族”,在汕尾大地,现在有“犬封国”畲族后代——“三子骑龙上青山”,他们集中居住在汕尾海丰县红罗村(现深汕合作区鹅埠镇红罗村),畲族现有50多户,200多人,以蓝姓为主,还有雷、黎两姓,据说上世纪50年代末从惠阳山区迁来的。畲族人通用汉字,但本村间通用本民族语言——畲语。海丰县红罗村畲族人对外通晓福佬、客家、白话、尖米等汉民族方言。

汕尾大地至夏商时代,混合南蒙古利亚人种的马来人已经不断地沿海岸线迁移,留下的马来人跟三苗九黎中的盘瓠部族不断战争,不断地融合在一起,百越民族进入东南沿海时,也不断地跟有马来血统的盘瓠族裔发生战争,然后和解,再然后同化,这就是现在汕尾疍家的习俗中,有龙犬图腾崇拜的由来。祀龙蛇的汕尾疍民,为古越族之图腾信仰者,是古百越之后代;祀龙犬者,为盘瓠部落之图腾信仰者,有“犬封国”畲族血脉,两者合二为一,说明二种族支已连成一片,血脉相连,汕尾市城区捷胜地区有湖:曰石狗湖,是因这里有石头形似狗,疍民信仰之,这里的疍民视狗为神兽,此乃是说明,三苗九黎部族之畲族,亦加入汕尾古疍部落的确凿证据。商周时代,汕尾地域属扬州南境,汕尾古疍民活跃在宝楼山一带,他们以渔猎为主,或进行采集活动。宝楼山周围有丰富的果实,有现成的可供食用的植物根部,宝楼村的龙岗埔处在宝楼村与小宝楼村(古村落,遗迹仍在)当中,在汕尾市城区最高峰羊牯岭的腹部下,今沿山路过荔枝公园,过一座古神庙,在羊牯岭的腹部延伸到山下的一处平坦处,古代为矿场,以前这里到处都是矿堀,现到处种植荔枝树,龙岗埔的下面,有一处流水潺潺的小溪。龙岗埔既是青铜器铸造工场,又是一个庞大的疍民古部落所在地,他们在制造青铜器准备战争的时候,同时,亦会制造打猎的工具,如青铜斧等既可以打战又可以打猎,耕作方面,因宝楼山周围皆是山地,只种植易于生长的农作物,以维持自己部落的生活,同时这些古疍人懂得利用自然界现成的东西来维持生活,山捻等野果是自然界现有的食物,野兔野猪野羊野鹿等既可以猎取,猎取后可以圈养,又可以作为食物,妇女们已懂得了爱美,这些说明她们的生活已有富余,不然青铜铃、青铜发簪等生活奢侈品,不可能出现在市城区东涌镇宝楼村的龙岗埔上。龙岗埔青铜铸造古工场,是为一处铜石并用时代的一处青铜文化遗址。青铜器应用于生活领域,说明这时候的龙岗埔古先人们,他们的青铜文化时代是辉煌的。
龙岗埔铸铜古作坊出现青铜斧、青铜铃、青铜发簪的石范(包括青铜发簪现陈列在香港历史文化博物馆)。据悉,我国冶金有三大传统工艺,即泥范法、铁范法和失蜡法,龙岗埔铸铜作坊的石范法,比泥范法简易些,龙岗埔铸铜作坊,比中原地区传统的陶(泥)范法,要简单先进些。石范法不分上范下范,制作器皿时,直接把铜液注入石范,凝固后取出器物,经过打磨加工,就成为一件完好的青铜器。这种石范制作青铜器皿法,比用陶范法简单得多,陶范一般由外范、内范组成,首先做模造器物的初胎,做好后,制外范、外范可雕花纹或刻铭文,内范是比外范较小的范芯,制青铜器时,在内外范之间注入铜液,凝固后,把器物打磨加工。石范法证明了龙岗埔青铜时代遗址,其青铜斧、青铜铃、青铜发簪的石范大气雄浑,风格特点为造型厚重朴实,无铭文无纹饰。这个铸铜作坊,也就是龙岗埔青铜器铸造工场,可见其青铜制作业已具有相当规模,其制作水平也达到了一个艺术的高峰。

注释:①林泽民主编《海丰明清三志》,海丰人文资料编辑组,海丰县志编纂委员会,2003年11月。②任继愈主编,徐博东、张明华著《台湾传统文化探源》第2页,商务印书馆出版社,1996年12月第1版。③④(汉)刘歆著,邵士梅译,《山海经》一一五页、一二〇页,三秦出版社,2008年7月第1版。来源:善美东岸,文:翁烈辉,图:网络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汕尾古疍民的夏朝说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