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2-11-18 18:28:02

臭豆腐


臭豆腐,“闻着臭,吃着香”,爱之者,闻之趋之若鹜,垂涎三尺;畏之者,闻之退避三舍,皱眉掩鼻。其实,它是美食小世界中的珍品抑或尤物。
时常,自己在小城漫步蹓跶,街头巷尾,风一吹会飘来一股臭味,举目瞧去,果然,距自己十多米处有一臭豆腐摊,早已有人排队等候。

循味走去,臭味渐浓,索性, 购买两串,白里透微黑的豆腐方块,经油炸后呈黑黝黝,蘸调料,咬一点抿在口,居然奇香,余味隽永。牙齿切破焦皮后触到柔嫩的内里,爽口润滑,脆、嫩、香、麻、辣、软、辛、硬刺激着自己的味蕾。而其味道,既名为“臭豆腐”,自然是要“臭”。虽闻起来臭,但真付诸实践,其力道顿时弱了许多。


说起它,相传清朝康熙年间,安徽举子王致和兴冲冲地进京赶考,本想金榜题名,谁知却名落孙山,更可怕的是无盘缠还乡。好在王致和不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纨绔子弟,他家里本开豆腐坊,干脆留京磨豆腐为生,后来卖起了臭豆腐,而且越做越大,最后还远近出名了。据说,清朝末叶,臭豆腐居然进入宫廷,连慈禧太后都喜欢吃,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,但嫌其名称不雅,赐名“青方”。


记得,初次耳闻嘴品臭豆腐是在湖南求学时代,当时趁国庆假期,同学作伴去长沙游玩,长沙火宫殿的臭豆腐遐迩出名。火宫殿,吃喝玩乐门门有,以长沙臭豆腐最著名。一入嘴,似乎没有臭的味道了,就和吃香菜的体念一样。我细嚼慢咽,感觉臭豆腐外焦里嫩,鲜而香辣,焦脆而不糊、细嫩而不腻。它,是从滚滚油锅中“涅”出来的。外表呈豆青色,质地细腻。炸过后,外焦内软,鲜香可口,既有白豆腐的新鲜细嫩,又有油炸豆腐的芳香松脆,令人食欲大开,吃了臭豆腐,每餐要多吃一碗饭。1958年,毛主席在黄克诚将军和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的陪同下视察火宫殿,在火宫殿品尝了他钟爱的臭豆腐等小吃,并留下了“臭豆腐闻起来臭,吃起来香嘛”的评价。


有口味偏重的食客,嫌单吃臭豆腐不过瘾,有时也会生些法子“咸与维新”,同臭同臭。我曾见过有食客边尝臭豆腐,边吃广西螺狮粉,后者也是让喜欢的人欲罢不能,但多数人接受不了酸笋的那股特殊味道,有一种让人数不出来的“臭”味,共品两者,真是勇气可佳。这两种食物的食客两极分化现象很严重——爱吃的人会上瘾,不爱吃的人一辈子都接受不了。天下人各有所嗜,各有所好,香臭因人而异,喜吃的说香,越浓越香;不习惯的就说臭,有人闻到了要犯恶心。费孝通在《话说乡味》一文中,就对口味有深刻详尽的阐述,不得不佩服费老眼光独到。总之,无论臭豆腐还是螺狮粉,以其说是美味小吃,还不如说是浓浓乡味。

臭豆腐现已成了一种时尚小吃,大小城市均有,深受城里人喜欢。名气大的即有南京、北京、长沙、绍兴、苏州、台湾等,并不以何者为尊。我取一瓢饮,仅略识之,挂一漏万,稍稍逐臭、解馋而已。


臭豆腐,远闻其味臭,却入口鲜美,看来了解万事万物,须躬亲体验,万不可仅凭表面现象而臆断其优劣好坏。在此,我想起明刘基《卖柑者言》中所描述的内容,其中有一句话:“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”,印象犹为深刻。不少东西有光鲜的外表,世人往往喜好之,未必都表里如一,还可能是用来惑愚人的盔甲。




来源:善美东岸,文:马泽松,图:百度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臭豆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