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收
日历翻着翻着,树叶变黄了,片片随风飘落。时令已快到寒露,一大早阵阵凉风袭来,田野里劳作的人们,已经增添上了外套,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。近郊,庄稼一片金灿灿,稻穗压弯了腰;稻谷互相摩擦,发出“沙沙”的声响,水稻吸收了天地精华,成熟在地头吟唱。空气弥漫着五谷杂粮、瓜果成熟的味道,极目远眺,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。
“突突突”“轰轰轰”“嗒嗒嗒”……还没走近农田就隐约传来阵阵收割机、打谷机的机器声,走进农田,寻不见锄头、镰刀、架子车忙碌的身影。放眼望去,稻浪里只有收割机、打谷机点缀其间,如今,农业普遍机械化,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大数据在农业广泛应用,农民已是掌握科技的新农人。
几台收割机排着列队向“阵地”挺进。驾驶手从容笃定,操作方向,越沟过坎,收割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,快速而利落地收割着稻谷,密密麻麻的稻穗经过一道道工序后便被收割机“收入囊中”,收割、脱粒、装车等采收环节一气呵成,风卷残云般,几分钟就收割完一亩成熟的稻田,机械化作业给稻谷收割插上了“腾飞的翅膀”。驾驶手驾轻就熟,来到在旁等候的拖拉机边,它是专给农户运稻谷的。为了能多拉粮食,拖拉机的后车厢加高到了近两米高。转眼间,收割机将储谷仓的新谷通过传输代泻进拖拉机车厢里。拖拉机、收割机机声轰鸣,在稻田里奋力驰骋,它们似乎在农村大地上重重敲击着喜悦的锣鼓,它们的轰鸣声宛如收割的呐喊声,吹起了丰收的号角。在一片轰隆声中,一颗颗饱满的稻粒,流进了收割机的存储仓内,然后从收割机的传输带直接流进运粮车中,今天农民把丰收带回家,明天又将播撒新的希望。
在秋阳的映射下,收割机闪闪发光,收割着秋日的希望。再放眼大地,一群飞禽有白鹤、斑鸠还有不知名,时落时飞,跟在收割机后面觅食,人近不惊;大块大块农田被绿树间隔成一队队金色的方阵,机器的轰鸣在蓝天下回荡,响遏行云;漫天新谷稻香扑面而来,热乎乎的,令人振奋、舒畅。
收割现场,收割机的粗管里不断吐出稻谷,有拉直了麻袋接谷子的,有跑前跑后指挥机器的;有提着塑料袋跟在收割机后拣拾遗留稻穗的,做到颗粒归仓;也有的忙于将倾斜的水稻扶正,为收割做准备;还有的坐在地头上坐着,边抽旱烟边闲聊,几袋烟的工夫就把几十亩的稻谷收割完成了……农户和收割机手脸上的笑容就一直没有掉线过,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,手捧稻谷的场面更是让人感动。
夕阳下,他们通红的脸被绯红的日光映照出丝丝缕缕、朦朦胧胧的浪漫,这时便成就了乡土秋收诗歌的高潮。如今,他们再也不用猫腰撅臀的用镰刀割稻了,再也不用拿脱粒机打稻了,再也不用折腾十天半月把人累成散架了。
时代在进步,科技在发展,传统农人转向“新农人”,农民的日子过得轻松。所有农活都实现了机械化,劳动力从以前繁重的手工劳作中解放了出来。
记得我小时候,每到秋收季节,种稻人家的老人和孩子们都起了个大早,背着蛇皮包、抱着麻袋来到了他们的稻田地头上。天空才现鱼肚白,空气还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和夹杂着稻谷的气息,绿色草尖上悬挂着晶莹剔透的露珠,秋风飘逸着田野泥土的味道。大人们都一个个身着长袖长裤,头戴帽子,全副武装,头顶湿漉漉的露水,披着还没有发白的晨曦,早已开始新的一天秋收劳作。站在高处望,金黄色的稻田里蠕动作着无数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身躯,左手抓稻杆,右手挥镰刀,所到之处,一垄垄稻谷徐徐倒下,如春蚕啃食桑叶,有序前行,身后平躺着一堆堆均匀带稻草的稻穗。紧跟其后的是人力打谷机,一人坐在其上,用脚猛踩踏板,后面一两个人再将稻杆伸到脱粒机中,稻粒随即被滚筒分离。而后,将脱光了谷粒的稻草,一捆一捆扎起来,呈三角形状。大人还不时挑着一担担谷子去晾晒,早已汗流浃背,肩头的担子,吱吱呀呀,摇晃有度。与现在相比,当时,大家还是多使用人力,还比较辛苦。
当时学校都会放三至五天的农忙假,我们小孩子就会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也少了做作业的烦恼,还挺开心的,拣拣遗漏的稻穗,给大人递茶送水,看好自家耕牛,还不忘追逐着逮蚂蚱螳螂砸鸟儿,玩玩稻草人……整个田园看起来像一幅彩色浓浓的水墨画。
“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”没有耕耘,哪有收获?农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,种子发芽、生根、开花、结果,历经风吹雨打,长出硕果。农人身上黝黑,油光发亮的后背是挺直的,也是我们民族百折不挠的脊梁。秋收,彰显的是坚韧和顽强;耕耘,锻炼的是人的意志和不屈的灵魂。在此,我们更能深刻领悟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这句话的意义。
近日,阅读茅盾的小说《秋收》,今日的农村、农民、农业与旧时代的不可同日而语,今非昔比了。望着这醉人的秋色,听着这广阔雄壮的秋收交响曲,浮想联翩,有了这顽强拼搏的斗志,开拓进取的精气神,还什么困难不能被征服?
来源:善美东岸,文:马泽松,图:网络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