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2-9-28 18:51:16

从沙坑到沙舌的时光之旅

汕尾沙舌位于城区,是一条自风飞山脚下向北延伸建设而成的天然防波堤,长约1900多米,1991年,人们对它进行了加固,种植了防护林。我第一次去沙舌是1992年寒假,那时沙舌刚修好,填海的巨石棱角分明,防护林尚不高大茂密。参加工作后,我也到过几次,其中一次,便是我们从市区海滨街码头坐船到沙舌,然后徒步至捷胜镇游览人文景观,爬十几公里山路,再从捷胜坐车回汕尾。捷胜作为有文化底蕴的城镇,值得说一说。
 
 明洪武二十八年,朝廷择“捷琅埔”建城。城建好不久,倭寇来犯,吏民倚城英勇抗击,大败来犯之敌。为纪念此役,取“捷琅埔”之“捷”字,战胜之“胜”字,故取名“捷胜”。域内有沙坑、沙角尾等古人类遗址,历史竟然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。  

我因工作关系,去过几次捷胜域内的沙坑、沙角尾等地,虽然调研过当地的一些风俗民情,却知之不详。最近几年,当地政府挖掘旅游文化资源,沙坑这个地名也为世人所知。据报道,沙坑地域内有新石器时代早期的“沙坑北文化”、中期的“三角尾文化”、晚期的“菝子园文化”以及青铜器时代的“宝楼文化”等遗址。在沙坑文化发掘之前,国际学界始终坚持“南中国无石器”的论断。直至沙坑地域内的石器、骨器、青铜器、玉器等文物的出土,才打破了这一论断,让沙坑文化被公认为是与仰韶文化同期的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。

  一个天气爽朗的下午,我们故地重游,还是从沙坑到沙舌,跟十几年前的徒步路线一样,只是行程“反其道而行之”。记得十几年前从沙舌徒步到捷胜,一路上都是黄尘土路,山岭上布满嶙峋怪石,呈现出古老、原始、荒凉的地质风貌。在山上可见到远处的浩瀚大海、田野和村庄,给人以强烈的沧桑感。途中经过一些村庄,村庄里面以大榕树居多,人口比较少。大华山的山顶还有一个“天池”,面积颇大,水绿得像翡翠。如今,这条路线的全程都是水泥路,包括长长的沙舌坝。十几年前的徒步,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倍感亲切,变的是自己的容颜和路上的风景,不变的是对这里一草一木的感情。“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”,我一路上仿佛穿越数千年的岁月。 


 我们边走边游,来到位于县道旁的沙坑村文化博物馆,可惜当天没开放。据了解,这是我市首家专题文化博物馆,博物馆建筑物以中轴线为中心,左右对称平衡,盖以中国式瓦顶。大门旁一幅对联:荟陈远古稀珍活现洪荒开拓史,追溯先民故迹欣逢盛世尧舜天。透过镂空大门,看见一个古人拿着鱼叉作捕鱼状的雕塑竖立在大厅前,很遗憾不能进到里面参观那些“远古稀珍”,但是,“先民故迹”还是可以追溯的。我们在博物馆附近走走看看,发现沙坑村依山傍水临海,还真是一方乐土。沙坑文化主题公园沿山而建,有古树、巨石、人工草坪、绿化花树和石径,古与今、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,可谓是设计者的别出心裁。在花草树木中间,有一种我多年没见过的长得像黄蜂的昆虫,它们翩翩起舞,数量很多。我拍照搜索,原是鹿蛾,解开了我少年儿童时代的谜团。 
 
从沙坑村出来,往沙舌方向前进,七转八弯后,我爬到了大华山山顶,见到了“天池”。我疑惑,这“天池”的水从哪里来,极目四眺,看到了“天池”一侧的山坡上,有几块巨石拼成了一个茶壶的样子,茶嘴、茶盖、茶柄一应俱全。我以前没仔细观察,没有这“茶壶”的印象,显然,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。从大华山下来,山道迂回曲折,走近山谷,稍作停留,举目远眺,突然出现了汕尾城区通航路的建筑群,它们隔着汕尾港映入眼帘,仿若海市蜃楼。  


走完山路,来到了熟悉的沙舌埠头。以前,这里周边都是沙土路面,现在都浇上了沥青,机动车随处可见。傍晚临近,大海、远山、堤坝、防护林、沙滩、礁石、云霞、飞鸟、人群等都披上了金色的光辉。一年四季皆有心旷神怡之时,春天的早晨、夏天的夜晚、秋天的黄昏、冬天的午后为我所爱。
秋天的黄昏,落日就是主角,它发出光彩夺目的光,主宰着大地的一切。人们不敢去直视它,只能去追逐它变幻的光影。只有在它即将谢幕之时,人们才能清晰地看到它又大又圆的红彤彤的身影。然而,不到两分钟的时间,它便逐渐落在山后,沉于海底,天色一下子黯淡下来,周遭的世界渐趋寂静。天空从西边到东边,光亮逐渐减弱;颜色由金黄到绯红、浅绿、浅蓝、灰蓝,层层递深。这时,风吹过防护林,沙沙作响,打破了寂静。我将防护林比喻成小提琴,是风拉动了它的琴弦,奏响了主旋律。大海是钢琴师,浪花就像它伸出的手,潮起潮落就是音乐的节奏。我走在沙舌上,聆听这天籁之音,感悟时光流逝的壮美。

说来也凑巧,我有位亲戚,曾参与沙舌防护林的种植。学生时代,我们去沙舌游玩,他还很自豪地告诉我,那些防护林是“木麻黄”树,是他们的团队用了“营养杯”来培植才得以成功的。他告诉了我防护林的重要性和防护林工作的艰辛。算起来,这些防护林也有三、四十年的历史了,它们在狂风暴雨中挺立,与惊涛骇浪对抗,保护着汕尾港里面大大小小的渔船。

因为天气晴好,当天汕尾港里停泊的渔船并不多。如遇到台风天气或休渔季节,汕尾港里便可见到密密麻麻的渔船。汕尾的渔民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叫瓯船渔民,其源头可追溯至古越疍民。宋《太平环宇记》载:“疍户,生在江海,居于舟船,随潮往来,捕鱼为业。”在旧社会,疍民是被禁止上岸居住的,所以他们只能长期生活在海上,风里来浪里去。如今,疍民早已融入新社会,居无定所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。顺便提一下,传统的汕尾渔歌,就是指瓯船渔民所唱的歌调,极具有鲜明艺术风格而自成一体,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瑰宝,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渔民们在新时代更将渔歌唱出了“新”味,上省进京演出,把渔歌唱成了汕尾的一张文化名片。

  “萧瑟秋风今又是,换了人间”。如今,每当我“纵情”于汕尾山水之乐,享受生态文明成果带来的乐处,目睹现代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之产物,如防护林、水库、江河、滩涂、围田……之时,无不使我浮想联翩,感悟大地之恩情,人民之伟大。  看时间不早了,便作别西天的云彩,路过沙坑,望见灯火阑珊。旅途虽匆匆,但大家都意趣盎然了。





来源:善美东岸,图文:姚宇彬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从沙坑到沙舌的时光之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