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2-5-20 17:41:09

声音里的教养



我母亲住院时的邻床,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大叔,也许是因为男女同住一个病房的不方便,他将帘子拉得很严实。但没有见到他家人来陪护,倒是听到他不时大声和家人通电话,家长里短,叮嘱这,吩咐那,乍一听,还真不习惯。
两三天后,他儿子过来陪护,跑前跑后,偶尔空闲时段,还能听到他们父子俩对话,他儿子音调很低,没有用心听,还未能闻其内容,只有他父亲嗓门很高,不明情况的人以为他在训斥儿子,少倾,其儿子提醒他讲话声要放底一点,医院是静养的地方,别打扰他人信息。

这时正好护士过来换吊液,若在平时,我们会大声致谢,这次只是笑着点点头,护士回以一抹笑靥。房间里有六个人,却安静到可以听到走廊的脚步声,还有护士站的传呼声:23床呼叫,23A床呼叫……

梁实秋曾说,一个人大声说话,是本能;小声说话,是文明。在我们生活不少人讲话很大声,有大嗓门的“民风”,究其原因,多少与中国的历史地理环境息息相关,我国农耕时代有几千年,工业化起步晚;有近三分之二的领土处于高原与之缓冲的山地区域。如果一位农民在田里干活,从村东头到村西头,从河此岸到彼岸,需要帮忙,沟通农事,需要扬声呼喊,否则可能别人听不清楚。其实,对全国各地域人的文化心理有所了解的人就清楚,西部人性格粗犷,讲话声音刚,无拘无束地大声说话,放声唱山歌,天真纯朴,与环境亦是相和谐的,西北民歌“信天游”就是其一。相比较,江浙水乡的“吴侬软语”就显得恬静优美得多。在我们的传统道德里,形容讲话声音大,往往使用如“声如洪钟”“抑扬顿挫”等褒义词来形容。


但,时代不断发展,生活节奏变快,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也变了,抑或直接面对面沟通机会变少了, 取而代之,如用电话、留言、短信、电子邮价。我们会更加注重在公共场合的礼仪,做到即便大家彼此不相识,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。而现代的都市环境到处都人满为患,人们一方面捍卫自己隐私;另一方面,大家日常的工作、生活内容都排得满满,更无暇做他人私事的听众。因此,说话音量的高低不仅仅是一种礼仪的表现,更能反映出自己的阶层和高度。苏童在其散文《女人和声音》中写到,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三个不同职业和身份的女性讲话声音,有明显的区别,一个是说评弹出身的,声音清脆,眼睛也会说话,还会用眼睛微笑;儿子惹事,邻居找上门,讨说法,却能心平气和一字一句讲得头头是道,让对方怒火平息,无法再做计较。第二个女人职业是广播员,声音动听软绵,甜美优雅,听她的广播让人如沐春风,深受欢迎;第三个女人是卖菜的是市井人物,讲话声音粗鄙,不动听,动听也没用,卖蔬菜鱼鲜的人嗓门高就行。



生活中,我们还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价格亲民,大众化的大排档,不管顾客是多是少,都是闹哄哄的,山吃海喝,推杯换盏,划拳喝酒,颇有梁山好汉聚会。但去西餐厅或高档点的中餐厅,环境优雅安静鲜有嘈杂情况。


“自古贵人声音低”。三国故事里的张飞,说话声很大,能吓退兵马,但他还是做了闷声不响刘备的小弟。就如外交场合,唇枪舌剑,往往也不是讲话咄咄逼人,更是柔中带刚,绵里藏针。古人云:“实墨无声空墨响,满瓶不动半瓶摇”,往往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,用音量掩盖自己的心虚。好好说话的前提,是控制音量。轻声细语,也能四两拨千斤。







来源:善美东岸,文:马泽松,图:网络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声音里的教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