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2-5-12 18:11:20

又见桑畴椹正饶

走过一户人家的屋旁,一抬头,便看见了一棵并不高大的桑树上,满枝垂挂着果实,红的紫的,淡青色的,浅白色的,密密匝匝地挤在枝头或绿叶丛中,长势甚是喜人。
这间屋子没有住人,主人早已在多年前举家搬往了某个一线城市,只是春节或清明期间偶尔回家小住几天,家乡对于他们来说也就成了度假或是怀旧。这棵桑树长在屋旁,近处全是一些杂草,生机勃勃地渲染出一大片浓浓的绿意。这些草,能叫上名字的较少,也就只能以野草称呼了。其实,我自己离开家乡已有几十年之久,对家乡这些植物的了解,也就仅仅停留在少年时期了。
就这样,这棵桑树从那杂草丛中伸出枝干,长出肥厚的叶子,枝桠间结满了果实,许多枝条都被压弯了下来,自然地垂向了地面。而那地面,或草丛中,已密密麻麻地掉满了熟透的桑椹果。可见,这棵桑椹果实无人采摘,它们并不被人所需要。这些年来,它在季节的轮转里吐芽长叶、开花结果,果子成熟后掉落,全是自然而然的了。

我知道,它成了一棵野生野长的树。可能是多年前某棵种子倔强地长起来了,也可能是某人某天把桑枝随意地插向泥土,或者也可能是屋主人曾经认真地种植过它照顾过它……总之,这棵桑树现在是被人抛弃了。无人需要,甚至无人过问,它的近旁除了野草,再也没有了其它果树。没有了人为的修剪与打理,枝叶就开始变得蓬勃而密集了,无数条枝干随意地向四周伸展,张牙舞爪的姿势充满着野性。
“南风送暖麦齐腰,桑畴椹正饶。翠珠三变画难描,累累珠满苞。”记忆里,家乡人在清明前后就开始忙碌农事,种瓜点豆,播种插秧。只是,家乡无人养蚕,采桑叶也是极少见到的。可是每到这个季节,满枝垂挂的桑椹果实却仍是很受待见的,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,总是喜欢去采摘。有的人家为了担心别人偷摘果实,甚至会在树上悬挂“偷摘罚款”等字样的牌子。小孩子不仅是贪嘴,还贪玩。每每摘下成熟的果实后,不待清洗干净就放入嘴中,酸酸甜甜的味道,是他们喜爱的。有时还把桑椹果子用手捏烂,挤出紫红色的果汁涂在身体上的某个部位,互相哄骗说是流血了,彼此乐此不疲。有时还拿着果子跑到人家雪白雪白的墙上去乱涂乱画,留下了一些自认为得意的“画作”,每次都惹着屋子主人骂骂咧咧的。

而大人们采摘桑椹果实,大多不是为了过过嘴瘾,而是看中了桑椹的药用功能。中医认为,桑椹味甘、性寒,具有生津止渴、补肝益肾、滋阴补血等功效。乡下人并不清楚医药理论,他们只是口口相授、代代相传。在桑椹果实成熟的时候采摘下来,洗净晾干后进行发酵,然后过滤澄清,最终酿成美味可口的桑椹酒。那时乡下,许多人家会酿造桑椹酒。亲朋好友来了斟上一杯,再配上一些家乡土特产,乡情就浓浓地荡漾在饭桌上。

“桑舍幽幽掩碧丛,清风小径露芳容。”在农耕时代,在居家附近种植桑树的现象极其普遍。桑椹连村,也曾是家乡一道美丽的风景线。那时,许多人家在房前或屋后、路旁或者菜园中种植桑树。我也曾在课堂上跟学生解释“桑梓”一词可以代指“家乡”的缘由。只是时代在变化,桑树的实际作用已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需求。于是,家乡的这棵桑树也自然而然地成了大自然的一部分,与日月光华、寒暑旦暮相伴,与鸣虫叫蛙、清风流水为伍了。
“情怀已酿深深紫,未品酸甜尽可知。”时光悄悄地流逝,岁月静静地走远,一晃多年过去,今天偶然遇见了这棵结满果子的桑树,却也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那种飞身上树的情趣与激动。我伸手采摘了几颗黑紫色的果实,轻轻地放入嘴中,稍微一咬,汁子就盈满了嘴巴,一种酸酸甜甜的滋味立即在舌蕾间漫延开来……
我闭上眼睛,陶醉其中。这醉里,是故乡。




来源:善美东岸,文:温水义,图:网络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又见桑畴椹正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