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2-3-29 17:38:36

又是清明梅熟时


不同的季节,总有它让人留意的地方,人们以丰富的想象,通过个人情感,将它与自然的一景一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,那种意境的契合往往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。比如,风有风的刚柔并济,吹拂着世间万物,令它们在枯与荣的循环中生生不息;雨有雨的缠绵飘逸,抚摸着大地苍生,在寒暑中交替。促使春夏秋冬各有千秋的美,丰泽了自然的俊艳,诱惑着每一双为之沉醉的眼眸。

不知道你试过聆听这三月的雨声没有?最好选择在寂静的晚上,静静地贴近窗台,那“滴答滴答”的雨滴,刚开始,感觉好像是轻轻的试探大地的回声,接着,越来越急促地敲打着窗户,发出抑扬顿挫的调子,仿佛正满怀激情地擂起了春天的战鼓,奋蹄扬鞭征战岁月。


你再听听,阳台外面也传来了浅浅的风声,人们都说春风温柔,只适合唤醒向上的蓬勃和诗情般的绵绵春雨,它还潜伏在春天梅熟草绿的故园,偷偷地把一春一清明对故人的追思,恣情地融入风雨,伴着一束花,一纸寄语,浓缩成千言万语,遥寄那一腔刻骨铭心的思念。


是啊,又是一春的清明悄然而至,心中除了对岁月无可奈何的一声嗟叹,我们又能怎样?唯春光不可辜负?唯岁月不可辜负?还是唯眼前不可辜负?我们只能一笑置之。因为我们都知道,谁也不想辜负了身边的一切,包括时间、亲人和朋友的帮助鼓励。努力和感恩注定是永远的人生坐标,或者,只有这样,才能激发自己对懒惰彻底的否定。就好像愚钝的自己一直不敢停下前行的脚步一样,总想好好地抓住一角岁月的衣袂,尽力地勤奋努力一点,以弥补那些虚度的光阴,哪怕明知道将是满身疲惫,依然会选择风尘仆仆。

经常会想起,早年自己在老家种植的梅树和它拔节的过程,当时亲手种植的几棵梅树,时至今日,仍然开花结果,生机勃勃。虽然也没能产生经济效益,但那一颗颗每年都挂在树梢的果实,却可以唤起心中对种植的回忆。

当时老家的旱地山沟时兴种梅,我也在春后的清明前,在适合梅树生长的时间段里,将家里一块撂荒多年的临溪旱地种上了几棵梅树。由于自己常年在外,一年一年的,缺少对幼苗的施肥管理,梅树生长缓慢。挂果收成期比别人同期种植的梅树,慢了起码两三年。尽管如此,梅树还是完成了它从幼苗到挂果的跨步。

那是多年之后的一个清明踏青时节,偶然发现梅树上稀疏的果实,虽然见惯了别处茂盛的梅树,也见惯了树上优育大个的青梅。却仍然固执地喜欢着自己亲手栽种的梅树结出的果子。

第一次在自己种植的梅树上,亲手摘下一颗颗不大的青梅,那种喜悦夹杂着付出后的肯定,至于果实的多少已经不太重要。因为,值得记录的那年那月,由于自己把握了合适的时间,种下的梅树已经迎来了收成,这才是最关键的行动,自己总算没有因为辜负了时间,而遗憾地错过了收获。假如没有当时的种植,恐怕荒地还是荒地,毕竟,十年树木可是个不短的时间。


每年的清明前后,是青梅采摘的最佳时间,在经过首摘之后,每年都可以如愿地,在自己种植的梅树上采摘到一定数量的青梅,并将之送给亲人和朋友,这也成为了一年时间里,挺有意义的一种期待,包含着自己对清明的那种寄托,心里也珍惜着,曾经留下过的一切美好。所以每当到了青梅成熟之前的节令,就自然会想起又一年的清明已踏青而来。

久而久之,青梅和清明竟然互相有了关联。想起青梅,就会想起清明,进而联想到我们需要缅怀的故人,借春雨润泽之下长青的绿色,静静地寄托丝丝缕缕的哀思和悼念。正是因为无数前辈们的“不敢辜负”,才会有千姿百态的山川、清逸秀丽的河流、繁荣旖旎的盛世荣光。


清晨,远山烟雾萦绕,雨丝绵绵。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与雨相携,作客春天盛会,今年的雨,好像多了一丝春的诗情,聚聚散散离情别意,去了来,来了去。在潇洒中缠绵,制造着湿漉漉的弥漫雨雾,宛如遮掩了一些清明的幽思。让今年的清明序幕显得格外感性,不知是不是苍天一边在感伤过去已去,也一边在祈祷染毒的流年早日无恙!望着梅树上墨绿的枝叶和雨打后水嫩的青梅,忽然有种咬了它一口的感觉,酸酸的,味道直接渗进了心里……

清明拜山扫墓,是整个中华民族古老的习俗。很多传统宗教信仰色彩浓郁的地方,更加注重这种寻宗问祖的文化传承。就算远在他乡,慎终追远的家国情怀也始终不会丢弃。又是三月,家乡汕尾市陆河的青梅已是收成在望,如果远方有心虔诚,来日当以青梅煮酒以行清明之礼。

一代又一代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”者的无怨无悔,一座座丰碑上“永垂不朽”的历史铭记,一个个平凡而崇高的名字……是他们用信仰播种了繁衍不息的无畏精神,是他们用岁月垒砌起灿烂的民族文化,是他们用青春热血浇灌出幸福和所有的“不可辜负”……
阳春三月,又是清明梅熟时……








来源:善美东岸,文:彭武法,图:网络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又是清明梅熟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