遇见大安石寨
因经常在网络上看到陆丰大安有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寨,古朴而苍桑的外表吸引着我,历经岁月的打磨而依然焕发着生命力。因此总想找个机会,目睹尊容,近日有机缘来大安参观这座古寨,真是百闻不如一见。天公作美,风和日丽,入村子的路口有两条小路,询问路人后,便找到了一条曲折的小路,约莫经过几分钟路程,拐过转角处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池子。绕过小池子,在小路的尽头,遇见了古寨。远远望去,整座古寨气势雄壮,像是客家围屋的模型环绕在整座小山岗上。在一棵古杨桃树下找到了通往古寨的小道,杨桃结了果子,个头不大,有的挂在树上,呈青绿色;更多黄亮色的成熟后散落一地。脚踩着成熟杨桃果,身边的朋友跟我开玩笑说道:“你应该是在杨桃树下出生的,”在海陆丰用这样的方式来开玩笑形容青涩的女子。顺着小道,爬上了十多米高的斜坡,往前走就看到了石寨的入口,吸引人眼球的是入口处大门正上方的“石城”二字。据说,该寨的三世祖黄易,是顺治十六年间的进士,觉得村名若称寨,显得小气,遂改为“石城”,不知何时开始,石城又被人们唤作“石寨”。
石寨的大门外贴着一幅对联“江夏家声远,石城世泽长”,看到江夏二字,猜想着这家人的姓氏应该是黄氏,在海陆丰地区,很多姓氏都有专用的对联,对本土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,一眼就能识别。走进石寨的大门后,看到了黄氏的祠堂坐落在石寨的中轴线上。黄氏祖先的牌位整齐地列在屋子的正中间,粤东地区自古以来重视人文儒雅的气息,重视家族和祠堂伦理文化。往右边走过去,跨过一个小门,踏上一条由石板条铺设而成的小路,这条小路的下方原先是石寨的排水渠。如果是雨季的时节,脚下的泉水应该是咚咚作响,欢快地奏响泉水的交响乐。走在石板路上,看着每一条石板是如此的朴素,简净,有凝润的光华和天然的瑕疵,光华呼应着恒久如常的岁月,瑕疵印证突如其来的风雨和难以弥合的裂隙,也可以说是岁月无声无息在其留下的痕迹。
沿着内城的石板小路走过去,随处能见到独自的民居门楼,整座石寨依山势高低而建,层叠有序。两路中间一条依山势而筑的主村道环穿全村,次要巷道与主巷道两端相连,构成庞大的村道网络。居民建筑大多是潮汕地区特色的“三间过二伸手”建筑风格,每个小庭院都是独自成立一个门户,排列有序。庭院有大有小,有主有次,形成了一个整体,整个石寨恢弘的气势,给我们的感受四聚而不乱,分而不散,规整中有变化,变化中有秩序,我们边走边在感叹先人的智慧,这样的布局形成了寨中有寨,城中有城。 无意间走进了一座小院,小院里面有四间屋子并排靠拢在一起,里头的大门是紧锁,门上挂着两个带有历史感的门环,透过锈迹斑驳的门环,听,它们好像还在述说着曾经在这里发生的故事。一阵秋风吹来,吹皱了岁月纹下的章纹。每个小屋子的大门上都有一对门簪,中间的屋子上的门簪是正方形的,写着小篆“福禄”,靠右边的门簪是一对盛开的菊花。在这一方小小的门簪中,可见主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追求。屋里是空净的,原来在这里居住的人们也随着时代的变迁搬到城里去。望着被磨得光亮的石磨,我依稀能感受曾经在这里的喧嚣与热闹,能感受到邻里们的热情和大家族融洽亲和,富有浓浓的人情味。古寨虽然历经风雨,终不褪色,留给我们对先人的无限遐想,在这里,我遇见了石寨的古。
沿着城墙的方向,来到北门,石寨的寨门都很牢固,一前一后,一大一小两道石门,通道两侧各有一小间。我好奇地用手丈量了每扇门的厚度,大约是有10公分。如果打战的时候,大门一关,两道撘链,两道穿杠,穿杠还可以用榫加固。一说起,在我眼前浮现了当年在这里兵马厮杀的场景,明清时期,海陆丰一带倭寇忧患严重,盗匪猖獗,石寨的建筑格局守护着这一方的百姓。
走上城墙,被眼前的一幕所震惊,黄氏祖先在高十余米的城墙里头修建了跑马墙,在外墙和里墙中间有一条宽大约两米的跑马墙。石寨的外墙上布满了枪眼,像极了一位饱经沧桑老人身上的补丁。我轻轻地抚摸着经过无数次捶打而成的三合土城墙,久经风雨的城墙里面没有一根钢筋水泥,却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屹立不倒。透过城墙上的枪眼,我看到了墙外的绿藤爬满了枪眼口,小小的枪眼口撞见了绿意,一阵感动涌上了心头。绿藤轻盈而柔软,石寨坚硬而伟岸,小小的绿藤跟古寨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,这是一种向上的力量。
走下城墙后在寨门口处遇到两个老人在喝茶聊天,其中一位满头银发,用夹着客家音的陆丰话热情地向我打招呼:“你好,来喝茶。”虽然我不大听得懂,但我们读懂她的表情,就停下脚步歇歇脚,喝了她那淡淡的铁观音茶水,疲惫尽消,外面街市的喧嚣都被我们远远地抛弃了。从她们脸上挂着的微笑,我仿佛看到了她们一路红尘走来,对生活的乐观和通透;脚下走过的岁月,丝毫不影响她们。
出了寨门,走出了古村落的狭巷,见到有一座石寨小学就坐落在石寨的小山岗下。刚好是上课时间,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从窗内飘进了我的耳朵,锁进了我的心里。石寨历经百年风雨,依旧伫立在山岗上,我想它不应该仅是一座只有摆设意义的纯粹古村落,在这里依然充满了张扬的生命力,一直到未来……
来源:东岸,图文:林雁冰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