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耐树
少年时代,我经常会去莲花山一个叫“苦耐树”的地方玩。那里依山傍水,古木参天。蝴蝶在花丛中飞舞,小鸟在树林里唱歌。我尤其喜欢那里的一条小河,在小河里游泳、摸小鱼、打水漂……我在那里度过了最快乐的时光。这个地方叫“苦耐树”,顾名思义,这里的“苦耐”树应该是很多的。小河边有一片草地,一条小路穿过草地通向村庄,草地周边是茂密的树林,树林里依稀可以看到几间“破厝桶”。树林里面是否长着“苦耐”树呢?我当时并没有去留意。 几十年前,“苦耐”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,它生命力顽强,生长迅速,村前屋后、江畔河边、郊原山岭,随处可见它们的身影。它们全身是宝,用处很多,它们常被用来做家具或当作烧柴用,因此它们也常被砍伐掉。小时候,老家就种有“苦耐”树,它的果实叫“苦耐子”,不能吃但可以当弹弓子弹。“苦耐”树经常爬有天牛,小孩会把它们抓来玩。随着城市的开发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实用型的“苦耐”树逐渐失去了影踪,也逐渐被人们所遗忘。本地人提到“苦耐树”,第一想到的就是莲花山的这个地方,想到那条可供游玩的小河。
“苦耐树”现在叫“顾莲峙”,“顾莲峙”与“苦耐树”读音相近,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。近几年,我听闻此地盛产青梅、李子,花开季节游客颇众,所以也特意去了几次。因为赏花,忙着拍照,那条以前经常游玩的小河被我冷落了。现在,莲花大道以及莲花山高速公路已经开通了,昔日的小河安否?这天下午,我开车从家里出发,沿着宽阔的莲花大道直行,不到十五分钟便来到了顾莲峙村路段。我看到大道右侧的小河,河岸上有栈道、有亭阁,种上了花木。这小河看起来是多么熟悉呀,尤其是在河坝下游的一段,河水比较深,像一个水潭,应该就是以前我经常游泳的地方。
小河周边的景观已变得完全陌生了,我决定在村里走一走,走到旧路的小河入口,找回从前的感觉。 我进了顾莲峙村,发现村里又新建了篮球场、村史馆。经过李园、梅园,来到乡村公园,我看到了里面的古榕、古树,还有党建、村容村貌建设的标识和建筑。这公园就建在以前的草地一带,周边的那些大树还在,特别是那棵古榕,我的印象十分深刻。它贴着房子生长,原来的房子已经不在了,古榕的根系长成了互为90度角的两面“根墙”,仿佛还在保护着它的“主人”。令我惊讶的是乡村公园的旁边,出现了一个古村落遗址,里面密密麻麻尽是用鹅卵石堆砌而成的断壁残垣,十分壮观。以前的“破厝桶”数量竟有如此之多!它们长年隐匿树林,又被灌木、藤蔓所覆盖,现在终于重见天日了,一个个的鹅卵石重现了一段先人奋斗的历史。
根据村史的介绍,这古建筑群建于明清时期,有数百年的历史了。令我感到意外的是“顾莲峙”这个村名,原来并非是根据“苦耐树”的谐音而改的。“顾莲峙”的名字建村之时就有了。因为村大门前莲花山主峰耸立(峙:耸立),故寓意借莲花山之雄伟气势,扶持村之安盛而取名“顾莲峙”。村史介绍:“大门楼位于古寨中心……‘顾莲峙’三字镌刻于大门之上,两边石刻‘门顾莲峰添瑞气,巷称仁里永流芳’的对联……” 为何“苦耐树”这个名字广为人知呢?我朋友是村里的人,他说是因为这里的“苦耐”树多。他还饶有兴趣地给我讲了一个村里的传说:古时候有个僧人云游到这个地方,在一棵“苦耐”树下休息。僧人看到“苦耐”树绿叶婆娑,果实累累,回想自己一路走来,风餐露宿,磨难重重,感悟于“苦耐”两字,勉励自己要“苦”、“耐”修行,以期终成正果。后来村人也得到僧人点化,把这个地方叫“苦耐树”了。这虽然是一个传说,但汉字谐音隐喻自古以来一直是有的,由隐喻生成的故事多见于古籍和传说。也许,“苦耐”这两个字能够真实反映当年村民生活的艰辛,见证他们改造自然,改变现状的决心。
海丰这一带很多居民的祖先都是外地移民。据了解,顾莲峙村最早有王、甘两姓,明朝万历年间从福建移民过来。我不知道是何种原因让他们背井离乡,长途跋涉到达了这片尚未被开发的土地。但我可以想象他们当年离开家乡的心情,必然是万分的无奈和不舍。发源于莲花山的河流一路奔腾而下,在经过“蛇仔地山”后冲刷出了这一片平原。这里土地肥沃,水源充足,适合农耕。此外,这里也有他们故乡常见的“苦耐”树,让他们倍感亲切,引发他们浓郁的乡愁。于是,他们在这里安顿下来,成为第一批的开荒者,正如“苦耐”树,落地生根,世代繁洐。顾莲峙村史是这样介绍的:“顾莲峙古村落历尽400多年风风雨雨洗礼,村民守寨而居,崇文好德、勤作好读、抗倭抗日,在动荡岁月中偏安一隅……”特别要提到的是,顾莲峙村是个红色村庄,大革命时期,这里共有24位村民为掩护海陆丰人民自卫队献出了宝贵生命。 我穿过乡村公园,来到了通往小河的入口。“就是这里了!”我喃喃自语。
入口立着一个路牌,提示禁止通行。往前走就是莲花大道了,大道的另一侧便是昔日的小河。我沿原路回去,没走几步,发现路边有一截断树枝,上面黄色干瘪如青枣般大小的果实引起了我的注意。啊!这不会是“苦耐子”吧?我仰看这棵大树,两三层楼高,郁郁葱葱,挂满了黄绿色的果实。我连忙用“百度”进行搜索,“百度”显示与“苦楝树”相似度95%。确实是“苦耐”树!这“楝”我一直以为是“耐”呢。我抬头左看右看,发现这一片树林尽是苦楝树了。原来它们一直在这里啊!于是又感叹一番,想起王阳明所说:“你未看此花时,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。你来看此花时,则此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……”
出了顾莲峙村,我又来到小河旁。小河流水潺潺,清澈依然。流水倾泻而下,我的心却逆着河流上溯。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”,这奔流不息的河水啊!它发源于高山之上,穿梭于山林之间,不知流淌了多少岁月!苦楝树花开花落,生生不息,传递着不变的乡愁和信念。河道中,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,岁月磨平了它们的棱角。几百年前,鹅卵石被人们从河床挖起,用来修建顾莲峙村的住房、巷道、大门楼、寨围墙、戏台、广场、水井……留下了光阴的故事。
新中国成立后,由于生活改善,人口增加,村民陆续从那些建设于明清的老房屋迁出,到村前新址建房安家。又几十年过去了,现在的顾莲峙村,干净整洁、美丽宜居,成了乡村旅游的网红地、打卡点。除了梅园、李园,顾莲峙的古村落遗址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元素。袅袅炊烟远去,古村终成遗迹。历史长河中,“苦耐树”书写了传奇,它的故事还在延续……
来源:东岸,图文:姚宇彬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