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丰网传的“北宋朝”石碑,原来是这么回事
古代中国有很多脍灸人口的戏曲,可以媲美西方的歌剧,后来有些更被改编成小说,甚至是现代的天空广播剧或电视剧,而杨家将便是其中之一。说到杨家将,相信爱看章回小说的人都有读过《北宋志传》或《杨家府演义》。笔者小时候即看过由亚洲电视拍摄的《穆桂英》,至今依然印象深刻。杨家将是以宋初边将杨业家族为创作背景,当中更存在着不少虚构的故事情节,使之变得通俗生动、引人入胜。近日海丰网上流传一张在羊牯岭拍摄到的照片,随即引来了不少网友回响。话说在该处有一通题为「继先朝羽陵碑杨令公纪念亭」的石碑,但却不见亭的踪影。这通碑首刻着「北宋朝」,而上款为「一千八八连黄比杨五郎亲建」,下款为「七男二女暨曾玄子孙永纪念」。从字眼上看,似乎是海丰的杨氏宗亲为记念杨家将而立,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(作者:佚名 | 来源:网传)
据网友表示,这通石碑其实是由当地必发村的一位村民于1988年所立,而「黄比」就是该名村民的姓名。至于立碑的原因,大抵就是他本来为杨五郎化身的乩童,于是藉此以纪念杨令公殉节之事,所以碑文的上款才有「亲建」两字。至于「连」字,无疑就是「年」字之误。它无疑是参考了墓碑的格式,所以碑首才刻有相关人物的时代;而中榜亦根据生老论吉凶的法则来定字数;下款更刻有「七男二女暨曾玄子孙」的立碑人。
但中榜中的「羽陵碑」到底是甚么意思呢?笔者认为当中的「羽」字,实为「李」字之误。戏曲及小说均有提及杨令公被辽兵困于山谷,最后撞死在李陵碑一段。李陵是汉代名将,出身于将门世家,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,但最后却因寡不敌众而被迫投降。对于李陵之降,后世一直都存在着极大争议。
但杨令公为何要撞死于李陵碑呢?近人余嘉锡在《杨家将故事考信录》中说到,「余以为杨业父子之名,在北宋本不甚著,今流俗之所传说,必起于南渡之后。时经丧败,民不聊生,恨胡虏之乱华,痛国耻之不复」。这无疑是编者根据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而刻意安排,希望藉李陵之降,与杨令公宁死不降来作对比,反衬出杨令公之忠烈,从而激励国人应该以杨令公为榜样。只可惜立碑之人,显然理解不到编者的用意,因而将「李陵碑」与「杨令公纪念亭」相提并论。
姑勿论这通石碑是否闹剧,从它所引起的关注度可见杨家将这个民间故事深入民心。这个故事虽然由来有自,但毕竟大部份不是真实的经历。而过份迷信、张冠李戴的做法,只会容易令人啼笑皆非。
来源:海丰微生活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