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纲是否经过海陆丰
李纲《泛舟惠循间,山水清绝,口号四首》其一:雨过溪流没旧滩,舟行竟日画图间。重重翠绿相环揖,卧看王维着色山。
这也是一首疑似与汕尾有关的诗。李纲写了四首诗,杨永可、叶良方《汕尾古今诗词选》选两首。当时的口号诗不同现在的口号诗,也不是口语诗,而是不打手稿,脱口所吟的诗。
李纲(1085—1140),字伯纪,江苏无锡人,籍贯福建邵武。北宋末、南宋初抗金名将。历官太常少卿、兵部侍郎、尚书右丞。李纲屡战屡胜,屡胜屡贬,当了七十五天宰相被迫辞职,不久贬鄂州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),继又流放海南岛万安军(今儋县东南),直到建炎三年(1129)底才获自由。著有《梁溪先生文集》、《靖康传信录》、《梁溪词》。其“口号四首”,是途径惠州所写,至于是否经过海陆丰,可信度较低。
惠州西湖
惠州与循州的关系,比较复杂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,撤郡设州,合并始兴郡、梁化郡、东官郡、义安郡置循州,直隶于中央,治归善县(今惠州市惠城区、惠阳区、惠东县),因境内有循江得名。十一年,始兴郡改设韶州,东官郡废入番州,义安郡改设潮州,仅留原梁化郡地仍为循州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龙川郡,唐武德五年(622年)设循州总管府,管辖韶州、潮州、循州。唐太宗贞观元年(627年),撤循州总管府,三州均归广州总管府。此时循州,辖境相当于现在的香港特区、惠州市、深圳市、东莞市、汕尾市、河源市,广州市新丰县,梅州市兴宁市、五华县,及揭阳市西部,治所雷公墩(今五华县华城镇),中间也反复改名龙川郡、雷乡郡、海丰郡。五代南汉移治龙川县(今龙川县佗城),又分置祯州,辖境缩小。宋天禧四年(1020年)祯州改名惠州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循州升为路,二十三年降为州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省入惠州府。
海丰莲花山仙人洞
中国行政区域变化频繁,非专业人士很难理清。古代的州相当于现在的市,有直辖州、府级州、府辖州。循州级别越来越低、范围越来越小、位置越来越东。上述三书称循州含今海陆丰地区之说与广东通志不符,五代至明初循州与惠州(原祯州)分治,明初并入惠州,宋朝循州辖今河源市及梅州市部分,而海丰(今汕尾市全境及揭阳市部分)属于惠州,“惠循间”相当于惠州市、汕尾市到河源市之间,就是归善到龙川,或海丰到龙川,很难考证与汕尾有关或无关,说“惠阳至海丰一带”、“惠州到海丰一带”、“惠阳至陆丰一带”也是比较牵强。
陆丰碣石玄武山
牵强附会是发展旅游一大优势,《镜花缘》写唐敖“祖籍岭南海丰郡河源县”,河源市便在新丰江水库树碑刻上“镜花缘”三字。唐敖祖籍海丰郡,也可以说是海丰的,当然也是汕尾的。正如襄阳和南阳都在争诸葛亮的故居,清代襄阳人顾嘉衡到南阳任知府,南阳人借机拷问领导诸葛亮究竟是哪里人。顾嘉衡灵机一动,就在南阳卧龙冈题写了这样一副对联:“心在朝廷,原无论先主后主;名高天下,何必辨襄阳南阳!”就像高州冼夫人,茂名人说是茂名市高州的,而阳江人说高州治当时就在阳江。
读诗追史,思绪万千,遂成一绝:
分分合合五千年,开口谁能释变迁?暗合王维山水画,白沙浮起作诗笺。
来源:东岸,文:王万然,图:百度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