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1-2-22 19:09:24

豆包仔香了也不怕巷子深


豆包仔是何食物?顾名思义,豆乃花生,我们这里俗称地豆;包,乃带馅的蒸熟的面食;仔,形容细小。组合起来,即是用花生做主要馅料的小个面食。这里的称呼明显带有地方语言特色,颇有趣味。

在小城,做豆包仔的店很多,一些小店往往兼顾卖菜包粿。表面看,豆包仔不过就是包点花生而已,没什么值得细究的。其实不是,我看别人做豆包仔,发现工序很多。首先,要准备粘米粉和糯米粉及作为馅料的熟花生、生姜,将生姜剁碎后加入盐,再混合在花生中,对其捣碎。然后将水倒进粘米粉里,不断翻炒,直至成为面团。再将粘米粉面团放入糯米粉中,放入开水,不断搅拌,待冷却后将其揉成面团。把这面团再揉捏成一条长长的面棍,然后切成一个个小面团。



做豆包仔需要仪式感,做好准备工作后开始包是最有仪式感的环节!将每个小面团开始用手指按一个“小洞”,然后沿着边角不断捏大、捏薄,直至整个小面团呈现降落伞伞面的模样,再把馅料舀进里面,沿着面皮边角朝中间位置捏凑起来,便变成一个圆圆扁扁的饼状。如此,即可上锅蒸煮,十多二十分钟后便可出炉。小小的豆包仔,做起来真不容易!

我曾对做过豆包仔的朋友说:“我本以为做豆包仔很简单,实际上程序繁杂,环环相扣!”朋友对我说:“做豆包仔时一个环节错了就有可能影响它的口感。世上的事有哪样是容易的啊?要做出美味的豆包仔,只有用心、好学、坚持,别无他法!”

县城的小巷里有家做几十年豆包仔的老店,在附近小有名气。老夫妇从年轻做到现在,年龄看起来六十多了。小巷狭小,只能开摩托或步行通过,即使如此,每天生意还是热闹非凡,客人络绎不绝。有的顾客来晚了居然要排队,有的顾客为了保险头天打电话预订拿到外地送人。


夫妇两人的店面很小,类似七八十年代的小卖铺,他们就坐在里面捏着饱满的小面团,包着豆包仔。旁边那一盆香喷喷的馅料让人垂涎三尺!店铺连着他家的老式大门,类似老祠堂,里面是个天井,他们就在那里起锅蒸着豆包仔。每当蒸好拿起锅盖,只闻到豆包仔的香味袭来——面皮间夹着花生姜丝的味道!那一个个圆圆的白色豆包仔,让人闻了、看了就食欲大振。

他们家的豆包仔,只要咬一口就会感觉满足:面皮嫩滑,口感好。很多花生拌着姜丝,香辣味刺激舌尖,让人印象深刻!



老店之所以能经营几十年而不衰,原因何在呢?我每次过去他们那边都在寻找答案。观察所得:无非是勤劳与坚持而已!夫妇二人数十年如一日,即使在凄风冷雨天小店也召开无误。正所谓“早起的鸟儿有虫吃”,正是他们的写照,这份执着实在该点赞。豆包仔好吃,还在于他们的匠心独运,能够比别人更用功一点,例如面皮是需要多一些翻炒,才会嫩滑,这是耗费时间、极具耐心的活。

几年前,豆包仔一个五毛钱,大概半个巴掌大。而随着物价涨了,同时也估计为了节省人工,他们将它做大了一些,一个卖一块钱,即便如此,还是生意很火。有句俗话说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。其实,热气腾腾的豆包仔香了也不怕巷子深!













来源:东岸,图文:彭伟栋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豆包仔香了也不怕巷子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