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园老马 发表于 2020-6-25 23:20:14

魂兮归来

历史的风烟在五千年的时空里渐渐地淡去,而许多传统的民俗却依然遗留下来,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,印记并照耀着56个民族前行的路。今天是端午节,微信群里更多的祝语是“端午节安康”,少有“端午节快乐”,这是对先祖屈原的深情缅怀,也是对今人真诚的祝福。
“端午”两字,最初见于晋人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仲夏端午,烹鹜角黍”。端午节这天,人们都要蒸煮粽子。宋代大文豪苏轼有诗《屈原塔》“楚人悲屈原,千载意未歇。精魂飘何处,父老空哽咽。至今沧江上,投饭救饥渴。遗风成竞渡,哀叫楚山裂。……   ……”自古,黎民百姓,以吃粽子、划龙舟等形式来尊崇和缅怀战国时期楚国壮士屈原。今天,中华大地,太平盛世,各地百姓,依然以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形式祭怀忠魂,如流的龙舟赛、门檐高挂的五草圈、或乌衣长巷或小区楼层飘散的粽子香,甚至一杯杯雄黄烧酒,都以祭奠不屈的生命。在我的家乡海丰,年年都举办龙舟赛,场面壮观,观众的叫喊声真有点令莲花山裂的感觉。而今年,因疫情作怪,县办的竞渡龙舟暂停,但是临海小镇如联安镇,村办的龙舟赛,依然热闹翻天。艳阳当空,我藏于家中,与家人煮粽聊端午。站在阳台,望向道路,一排排长长的装着五草的“午时水”盆,勾起了我绵绵的回忆……

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,我的儿童时代都在笏口村度过。村子里,日子过得清贫但快乐,读书、带弟妹、帮妈妈做家务,最期待的事情便是过节过年,可以吃上平时只有梦里才有的糖果、小吃和肉类。尤其端午节,可以吃到各种水果。端午节这天一大早,妈妈蒸煮了海丰人自己的特色粽“铜盘粽”(糯米粉搅糊,加少许苏打粉,放进一大盘子里蒸煮而成)。妈妈蒸煮的“铜盘粽”,软糯却有弹性,用缝衣服的线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,蘸着红糖粉吃,那简直是人间绝味。
吃了“铜盘粽”,妈妈在门檐和窗檐挂上艾草和香茅草编成的圆圈,然后吩咐我和二妹用家里最大的脸盆装大半盆水,放进艾草、抹草(学名假紫苏)、榕树叶和香茅草,再加进几颗洗干净的石头,抬到全村人都要经过的村口大路边。妈妈告诉我们,这个叫“五草午时水”,放在路边,吸取阳光、地气和路人的元气,可以辟邪消灾。全村每户人家都把“五草午时水”盆放在一起,五颜六色的脸盆,一排排,整整齐齐,远远看去,像一道美丽的彩虹。十一点午时一到,村里的男孩子们,手里拿着李子、桃子等水果,脱光衣服,跳进村口的小溪,一边尽情戏水,一边吃李子、桃子,吃没了,直接光着身子跑回家再拿几个,再冲进水里,继续嬉戏;我们女孩子们,站在围溪的树下,一边吃着水果,一边看男孩们翻腾溪水。
当有男孩上岸来,我们用手蒙面不敢看他们,故作害羞状。我的大弟弟最爱玩水也好吃,总是不断地在水里大声呼喊:“大姐,我的李子吃完了,再抛几个给我……”而我每次抛向弟弟的李子,却被他周围的小伙伴哄抢,接着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水战和他们女孩般尖锐的笑声……12点左右,大人们就会叫孩子们回家。在自家门口,我们五姐弟,围着“午时水”盆,妈妈用毛巾在“午时水”里泡湿,略拧一下,然后由大到小,给我们从头到脚摖一遍,嘴里还念念有词:“摖了午时水,辟邪消灾,防虫防蚊,全身光滑又水水(海丰话“水水”就是“漂亮”之意。)”。
妈妈在午时三刻时,会用一小坛子装满水,用布包起来,藏在家里的角落。妈妈告诉我们:“这端午节午时的水赛神仙水,待到秋高气燥时,喝一碗,清凉润肺的。”我们当时深信不疑,每到秋冬喉咙干涩时,就喝坛子里的“午时水”,真的十分清凉甜润。今天,我一直在想,为什么有“午时水”辟邪消灾一说?或许是因为屈原当时是在五月五日午时抱石投江,(无从考究,纯属臆想)用生命在水里谱写一曲史上最壮丽的爱国乐章吧,因而祖国的大江溪河之水,在五月五日午时,被赋予了千古威力,上震妖魔,下驱蚊虫。

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…… ……” 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…… ……”拉回忆思,我不禁默诵《离骚》,感悟千年的文明,屈原那浩荡奔流的思想、大气磅礴的精神,乃华夏民族永恒的爱国情怀之奠基。
魂兮归来!壮志胸怀,不逝的魂魄,越过万古河山之风,穿过岁月沧桑繁华,悲壮也好,苍凉也罢,舞尽千年明月光芒。
魂兮归来!艾草噙香的莲花山野,龙舟停泊的龙津河岸,妈妈的生命亦如同江水一样流淌,流进我们姐弟五人身体里,没有失落任何一处风景。





本文来源:小草呢喃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魂兮归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