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意见建议
搜索
查看: 1481|回复: 0

高田妈祖看大戏:童年的记忆与乡愁

[复制链接]
  • TA的每日心情
    开心
    昨天 16:48
  • 1万

    主题

    1万

    帖子

    7万

    积分

    管理员

    Rank: 9Rank: 9Rank: 9

    积分
    74806
    发表于 2024-10-24 17:31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  近日,我观赏了一场精彩的大型文艺汇演,其中的白字戏、西秦戏节目,使我忆起了童年时期在高田妈祖看大戏的场景。

    高田妈祖位于海丰县海城镇南门社区,历史悠久,早在乾隆 14 年就荣耀地载入《海丰县志》,与大德、龙山、长沙妈祖在本地齐名。往昔,高田妈祖常在某些特定的节庆或纪念日举办庆典活动,其中就包含看戏。届时,男女老少都会早早来到戏台前,抢占最佳的看戏位置,静候演出开场。卖“油甘鸟来”的小贩们也趁机赶来凑个热闹。现场人山人海,热闹非凡。

    高田妈祖看大戏:童年的记忆与乡愁,海丰人社区 HFren.cc

    高田妈祖戏台距老家不远。我对于看戏的最初记忆,是与祖母从老家一同前往。祖母对看戏的喜爱之情甚是浓烈,只要有演出,她定会提前收拾妥当,牵着我的小手,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缓缓朝着戏台走去。一路上,祖母会轻声细语地为我讲述大戏的诸多故事,而我则懵懵懂懂地聆听着。当我们抵达戏台时,那里已然聚集了众多的人。老人们安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,悠然地摇动着扇子;孩子们则在人群中穿梭嬉戏,满心期待地等待着演出开始。戏台上,红色的幕布在微风中轻轻摆动,仿佛在向我们亲切地招手,预示着一场精彩的演出即将开启。演出开始,先是一阵热闹的锣鼓声响起。这声音犹如激昂的冲锋号角,瞬间将现场的气氛点燃。孩子们纷纷停止嬉戏,瞪大眼睛,好奇地望向戏台。随着幕布缓缓拉开,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,粉墨登场。他们的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,一颦一笑都韵味无穷。

    然而,对于年幼的我来说,文戏着实有些枯燥无趣。那些缓慢的唱腔和复杂的剧情,让我提不起兴趣。我更偏爱武戏,只因那里有精彩的打斗场面和刺激的动作。每当武戏开场,我便会兴奋地站起身来,眼睛紧紧盯着戏台,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瞬间。我记得有一部戏叫《姜维射郭淮》,源自《三国演义》。姜维手持一条鞭子,郭淮也拿着一条鞭,在舞台上一前一后转圈追逐,而后持弓互射,却不见箭。后来,姜维一拉弓,郭淮突然倒下,就此丧命。我当时满心疑惑他们为何不骑马,后来才明白那鞭子便是马的象征。此外,还有《战长沙》,关羽与黄忠相互争斗,以及《三气周瑜》等,似乎我印象中多是《三国演义》的剧目,大概是我曾看过《三国演义》小人书的缘故。红脸的关公,黑脸的张飞,花脸的曹操,至今仍清晰可见。
    高田妈祖看大戏:童年的记忆与乡愁,海丰人社区 HFren.cc

    我最为反感那些哭哭啼啼的文戏,所以也记不清那些戏目。生和旦一唱便是许久,我完全听不懂。往昔,海丰不仅有白字戏、西秦戏,甚至还有从陆丰传过来的正字戏也时常上演,这是我近年才知晓的。当年我只知道是做大戏,只记得“啊咿啊伊嗳……”,如今才知道这是白字戏特有的唱腔。据悉,白字戏起源于元末明初,由闽南传入本地,其特色显著,唱腔以“啊咿嗳”拖腔闻名,旋律优美动听。西秦戏则起源于明末清初的西北地区,后传入本地。西秦戏的唱腔激昂奔放,以正线、西皮、二黄等为主,旋律跌宕起伏,极具表现力。往昔,白字戏、西秦戏等剧种深受广大民众喜爱,受众广泛,戏台上不同剧种争奇斗艳,精彩不断。农忙之余、节庆假日,唱戏成为人们重要的娱乐方式。男女老少皆为之沉醉,田间农夫、市井百姓皆能哼唱几句。文戏中另一个令我有印象的是生的哭戏,站着哭、坐着哭,然后脚一劈叉,开始转头,那头发如马尾一般转圈,鼓梆子越敲越快,头先左转,再右转,越转越快,如风扇一般。这时,不知台下谁喊了一声好,接着大家纷纷鼓掌,这位生角得到大家的喝彩后,哭戏结束,后台有人出来在舞台一侧剪下一个礼包,据说那是奖金。听老人讲,有的头发绑得不牢,把头发都转飞了,令人不禁发笑。

    高田妈祖看大戏:童年的记忆与乡愁,海丰人社区 HFren.cc

    灯火辉煌的戏台,热闹欢快的场面,这些是小孩最为喜欢的。在电力资源稀缺的年代,不是白天的敞亮就是黑夜的漆黑,小孩对光明的渴望,远超其他任何场景。在看戏的过程中,我和小伙伴在人群中穿梭,为武戏的精彩场面欢呼叫好。有时,我们会悄悄跑到后台,好奇地看着演员们化妆、换衣服。那些漂亮的戏服和精致的道具,让我们充满好奇与向往。看完武戏,回到家里,我们仍意犹未尽,会拿起棍子当武器,学着戏台演员的打斗相互追逐。

    我的伯父也是一位戏曲爱好者。他不仅喜欢看戏,还喜欢抄录歌词、演唱曲目。每当有新剧目上演,伯父就会拿着纸笔,坐在戏台前认真记录每一句歌词。回到家中,他会一遍又一遍地哼唱那些曲调,沉浸在戏曲的世界里。在我的记忆中,伯父演唱戏曲时总是满怀深情。他的嗓音虽说不上悦耳动听,但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敬重。有时,我会坐在一旁,静静地聆听伯父歌唱,感受着他内心的那份喜悦与满足。

    高田妈祖看大戏:童年的记忆与乡愁,海丰人社区 HFren.cc

    高田妈祖戏台处,人们也称之为“馒头”市场,我一直以为那地方是卖馒头的。现在想来,那定然是形容人们看戏时“万头攒动”的热闹景象。而,令人惋惜的是,随着时间的洪流滚滚向前,作为本地特色剧种的白字戏、西秦戏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。在电视普及与电影流行之后,它们逐渐淡出了人们的主流视野,观众群体明显呈现老龄化趋势,众多的戏台不再像往日那般喧闹;此外,由于学艺周期漫长、收入不稳定等诸多原因,愿意投身戏曲传承事业的年轻人寥寥无几,致使演员队伍青黄不接。尽管一些乡村在过年过节时偶尔还会请人唱戏,但演出的规模和频率已大不如前。老一辈演员的逐渐离去,使得许多经典剧目和独特的表演技艺面临失传的危机。同时,资金短缺、创作乏力等问题也严重阻碍着戏曲的创新与发展。

    为了传承和保护白字、西秦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,近二十年来,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:加大资金投入,用于培养年轻演员、整理剧目、改善演出条件等;开展戏曲进校园、进社区活动,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戏曲;鼓励创新,将现代元素与传统白字戏相结合,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作品,有的作品还上省城、京城演出,获得好评;同时,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,扩大戏曲的影响力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目前年轻一代对这两个剧种的了解程度已经有所提高,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古老剧种的服饰、唱腔甚至戏剧内容都表示感兴趣,并且有观看戏剧的经历且感觉良好。相信只要我们重视起来,齐心协力,白字戏、西秦戏等古老艺术形式必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,继续传承和发展下去。





    图文:姚宇彬
    编辑:马泽松
    审核:黄晓萍
    来源:善美东岸


    海丰人社区 - 凝聚海丰人的力量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微信扫一扫关注海丰人社区公众号


    郑重声明:海丰人社区所有帖子仅代表原作者本人意见,不代表本站任何观点与立场,如有违法违规事宜请联系本站处理。
  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个人学习、研究或欣赏,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,如是商业用途还请联系原作者。
    本站系公益性质的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站刊登内容,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,感谢理解与支持。

    小黑屋|Archiver|海丰人社区 HFren.cc |意见建议|网站地图

    Powered by HFREN.CC  © 2005-2024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